A.30小時
B.20小時
C.25小時
D.35小時
E.40小時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肩外側肩峰下
B.肱二頭肌長頭結節(jié)間溝
C.肩胛內(nèi)上角
D.肱骨外上髁
E.肘管
A.疼痛步態(tài)
B.臀中肌步態(tài)
C.跨閾步態(tài)
D.剪刀步態(tài)
E.跳躍步態(tài)
A.被伸展肌肉在進行靜態(tài)伸展前先做等長收縮
B.利用協(xié)同運動等病理運動模式以恢復運動控制能力
C.把恢復運動功能的訓練視為一種再學習或重新學習的治療方法
D.通過抑制病理性反射,盡可能誘發(fā)正常運動
E.在特定皮膚區(qū)域內(nèi)利用輕微的機械刺激或表皮溫度刺激
A.多有外傷史
B.半蹲位時疼痛減輕
C.髕骨處有壓痛
D.髕前可觸及細微摩擦音
E.股四頭肌抗阻試驗陽性
A.維持、擴大關節(jié)活動度
B.緩解肌肉痙攣
C.增強肌力
D.糾正共濟失調(diào)和步態(tài)
E.促進感覺功能的恢復
A.雙上肢
B.一側上、下肢
C.一側上肢
D.一側下肢
E.雙下肢
患者男,69歲,既往高血壓病史15年,糖尿病病史5年,一個月前于家中突發(fā)言語不能,肢體乏力,急入院,CT 示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病情穩(wěn)定后即進入康復治療。
對患者進行言語檢查,其理解力正常,但表達能力不暢,呈現(xiàn)出電報式語言,復述困難,提示下可引出正確答案,表明患者存在()。A.表達性失語
B.傳導性失語
C.命名性失語
D.獲得性失語
E.混合性失語
A.行為療法
B.支持性心理治療
C.社會技能訓練
D.暴露療法
E.放松療法
患者男,69歲,既往高血壓病史15年,糖尿病病史5年,一個月前于家中突發(fā)言語不能,肢體乏力,急入院,CT 示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病情穩(wěn)定后即進入康復治療。
患者畫鐘試驗表現(xiàn)為只畫出左側鐘面及數(shù)字,提示存在()。A.顏色失認
B.視野缺損
C.單側空間忽略
D.左右失認
E.共濟失調(diào)
A.盆腔病變
B.頭頸部病變
C.上肢病變
D.肺部疾患
E.胃腸疾患
最新試題
患者女,40歲。臨床診斷為類風濕脊柱炎。對該患者使用矯治器,其目的是()。
不符合肌力評定原則的是()。
手外傷后,讓患者做拇指的對指、對掌及手指的屈伸動作,主要檢查的是()。
患者男,59歲。腦卒中后1個月,聽不懂別人講話,不能分辨聲音。查體:聽理解重度障礙,口語表達、書寫、閱讀正常,聽力檢測正常,對非語言的聲音不能分辨。其原因是()。
患者男,46歲。左側肢體活動不靈3周。訓練過程中治療師囑患者做雙手交叉握上舉運動時,偏癱側手拇指置于健側手拇指掌指關節(jié)之上,此所利用的是()。
對多發(fā)性硬化患者進行軀干的屈曲轉動活動,螺旋型或?qū)蔷€的四肢運動,其目的是()。
給予個體傷害性刺激檢查,并記錄引起患者產(chǎn)生疼痛的最低刺激強度的評定方法是()。
通過對患者的指導、勸解、鼓勵和疏導的辦法,協(xié)助患者處理問題屬于()。
患者近期康復目標是()。
手外傷后,讓患者做伸腕和伸指動作,主要檢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