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兩者的行為均不構成犯罪
B、許某的行為構成出售假幣罪,施某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
C、兩者的行為均構成非法持有假幣罪
D、許某的行為構成使用假幣罪,施某的行為構成持有假幣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以騙取出口退稅罪定罪處罰
B、以偷稅罪定罪處罰
C、以騙取出口退稅罪和偷稅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D、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A、應當以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B、應當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C、應當以搶劫罪和故意傷害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D、應當以搶劫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
A、甲的說法是正確的
B、乙的說法是正確的
C、丙的說法是正確的
D、甲、乙、丙的說法都不正確
A、胡某2002年因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職務侵占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
B、廖某因資敵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假釋考驗期滿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漏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C、林某1998年因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刑滿釋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
D、石某1998年因間諜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滿釋放后,于2007年又犯搶劫罪
最新試題
賭博罪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
材料二所涉及的案件事實如何定性?為什么?
間接故意能發(fā)生在()情形中。
材料一所涉及的案件事實應如何定性?為什么?
M區(qū)法院對于M區(qū)檢察院的補充起訴應當如何處理?為什么?
關于本案楊某的定罪量刑說法正確的是:()
人民法院適用假釋制度,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李甲2011年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2015年刑滿出獄。其后,李甲長期沉迷于炒股,其向王乙借的用于炒股的20萬元早已逾期。李甲的遠房表親張丙在丁國有保險公司上班,李甲遂產生騙保險金的念頭。2019年4月,李甲與張丙協商,準備請王乙將李甲的左臂砍斷后,由張丙辦理保險理賠,獲得理賠金后將分給張丙一部分。此后,李甲先后向張丙所在保險公司投保了數份意外傷害保險,保額總計達到八十余萬元,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均為李甲。李甲找到王乙,勸說王乙砍掉他的左臂,用以向保險公司理賠,李甲承諾將從所得的高額保險金中拿出25萬元優(yōu)先償還王乙的本金及利息。王乙在李甲的多次動說下答應李甲的請求,由李甲確定砍胳膊的具體部位,由王乙準備砍刀和塑料袋等工具并尋找作案地點。某日晚8時許,李甲按約定騎摩托車到指定地點,王乙用砍刀將李甲左臂從肩胛骨附近砍斷,之后,王乙將砍下的左臂裝入塑料袋內,攜帶砍刀騎著李甲的摩托車離開現場。李甲在王乙離開后呼救,周圍群眾發(fā)現后報警,將其送往醫(yī)院搶救。李甲向公安機關以及保險公司謊稱自己是被三名陌生男子搶劫時砍斷左臂,以期獲得賠償。一個月后,李甲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由張丙經手辦理。未等理賠,公安機關偵破此案。后經鑒定,李甲的傷情為重傷,傷殘評定為三級。問題: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觀點,分析李甲、王乙、張丙的刑事責任(包括犯罪性質即罪名、犯罪形態(tài)、共同犯罪、數罪并罰等),簡述相應理由。
拆遷安置戶王某、劉某、謝某對拆遷款分配不服,怨氣甚大,遂組織同村20余人沖擊鎮(zhèn)政府討要說法。在沖擊警察人墻時,王某一聲令下“給我打”,20余人動手毆打,導致3名警察重傷(無法查明是誰打傷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