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巖埋深為0.5~1.0m的場地
B.土質陡坡
C.半填半挖地基
D.地震作用下可能產生滑坡的部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建筑場地為Ⅰ類時,對8度烈度區(qū)甲類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B.建筑場地為Ⅱ類時,9度烈度區(qū)乙類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C.建筑場地為Ⅲ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3g的地區(qū)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D.建筑場地為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的地區(qū),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A.當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甲類建筑的地震作用應按8度考慮
B.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乙類建筑的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C.丙類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D.一般情況下,丁類建筑抗震措施應比本地區(qū)設防烈度降低1度
A.取決于地震強弱的不同
B.取決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
C.是衡量對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綜合尺度
D.是對建筑場地不同類型的要求
A.地震震級
B.地震烈度
C.建筑結構的強度
D.建筑結構的使用功能
A.第一階段設計是承載力驗算,第二階段設計是彈塑性變形驗算
B.承載力驗算時應取與基本烈度相對應的地震作用標準值和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
C.第二階段設計時目標是滿足第二水準目標
D.對于大多數結構,可只進行第一階段設計而通過概念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來滿足第三水準的設計要求
最新試題
建筑抗震設計的設計特征周期與()有關。()
減輕液化影響的基礎和上部結構處理措施包括()。
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有關抗震設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則的是()。
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等局部突出地形對地震動參數的放大作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下列對于選擇建筑場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影響飽和粉土地震液化的因素有()。
地基抗震承載力一般均大于靜力條件下的承載力,這是因為()。
建筑抗震設計進行設計地震分組的劃分,可更好體現()的影響。()
對于結構自振周期大于設計特征周期的建筑,在確定地震影響系數時,當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正確的是()。
確定地震作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下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