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為一塊方解石的一個截面,AB為垂直于紙面的晶體平面與紙面的交線。光軸方向在紙面內(nèi)且與AB成一銳角θ,如圖所示。一束平行的單色自然光垂直于AB端面入射。在方解石內(nèi)折射光分解為o光和e光,下列關(guān)于o光和e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傳播方向相同,電場強度的振動方向互相垂直
B.傳播方向相同,電場強度的振動方向不互相垂直
C.傳播方向不同,電場強度的振動方向互相垂直
D.傳播方向不同,電場強度的振動方向不互相垂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I0/4
B.3I0/8
C.3I0/32
D.I0/16
A.35.3°
B.45°
C.54.7°
D.57.3°
A.若光強明暗交替變化且有時出現(xiàn)全暗,則入射光可能是橢圓偏振光或線偏振光
B.若光強明暗交替變化但不出現(xiàn)全暗,則入射光可能是圓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
C.若光強不變,則入射光一定是自然光
D.若光強不變,則不能準(zhǔn)確判斷入射光的偏振性質(zhì)
A.d=3.55nm,λ2=2.14nm
B.d=0.282nm,λ2=5.90nm
C.d=3.55nm,λ2=0.170nm
D.d=0.282nm,λ2=0.170nm
A.3.048×10-3m
B.3.281×10-4m
C.3.281×10-6m
D.3.048×10-6m
最新試題
單縫寬度a=1×10-4m,透鏡焦距為f=0.5m,若用λ=400nm的單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中央明紋的寬度為()。
一平面簡諧波的波動方程為y=0.01cos10π(25t-x)(SI),則在t=0.1s時刻,x=2m處質(zhì)元的振動位移是()。
頻率為100Hz,傳播速度為300m/s的平面簡諧波,波線上兩點振動的相位差為,則此兩點相距為()m。
在單縫夫瑯禾費衍射實驗中,屏上第三級暗紋對應(yīng)的單縫處波面可分成的半波紋的數(shù)目為()。
對于機械波而言,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在單縫夫瑯和費衍射實驗中,若單縫兩端處的光線到達屏幕上某點的光程差為δ=2.5λ(λ為入射單色光的波長),則此衍射方向上的波陣面可劃分的半波帶數(shù)量和屏上該點的衍射條紋情況是()。
如圖2-3所示,在空氣中做牛頓環(huán)實驗,當(dāng)平凸透鏡垂直向上緩慢平移而遠(yuǎn)離平面玻璃時,可以觀察到這些環(huán)狀干涉條紋()。
橫波沿一根弦線傳播,其方程為y=-0.02cosπ(4x-50t)(SI),該波的振幅與波長分別為()。
兩偏振片疊放在一起,欲使一束垂直入射的線偏振光經(jīng)過這兩個偏振片后振動方向轉(zhuǎn)過90°,且使出射光強盡可能大,則入射光的振動方向與前后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夾角分別為()。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當(dāng)入射單色光的波長減小時,屏幕上千涉條紋的變化情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