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內抽水,地下水繞坑壁鋼板樁底穩(wěn)定滲流,土質均勻,如習圖1.1.3所示。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A.沿鋼板樁面流速最大,距樁面越遠流速越小
B.流速隨深度增大,在鋼板樁底部標高處最大
C.鋼板樁內側流速大于外側
D.各點流速均相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應力解除法
B.應力恢復法
C.破裂巖石法
D.地球物理法
A.0.015
B.0.023
C.0.03
D.0.07
A.1/5
B.1/10
C.1/12
D.1/15
A.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殘積土、極軟巖和軟巖等
B.極軟巖和軟巖等
C.砂土、碎石土、殘積土
D.黏性土、粉土
A.壓縮波的速度比剪切波慢,剪切波為初至波
B.正、反向錘擊木板兩端得到的剪切波波形相位差180°,而壓縮波不變
C.壓縮波傳播能量衰減比剪切波慢
D.在波形圖上,以剪切波為主的部分振幅小、頻率高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在軟土、砂層中宜采用();當使用套管護壁時,應保持管內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樣位置應低于套管底()孔徑距離。
采用鉆探時,鉆至接近預計滑動面/帶以上5m 或滑動面/帶時,應采用干鉆或空氣鉆進方式;并宜增大鉆壓、降低轉速,提高();回次進尺不得大于()m,并應及時檢查巖芯,采取原狀樣,確定滑面位置。
對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邊坡或涉水邊坡,后部應()可能滑動的后緣邊界,前緣應()可能的剪出口位置。
巖土工程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的選擇,應在()和()的基礎上,根據(jù)工程類型、勘察階段、勘察等級、場地地質條件、勘察手段的適宜性和收集的既有資料,采用綜合勘察方法查明建設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
巖體結構面測量應采用()測定其走向、傾角和傾向。當傾角較緩或確定有困難時,可采用()或“V”字型法確定。
相鄰勘探點揭示的潛在基礎持力層層面變化大于()%時、影響基礎設計和施工方案的選擇時,應根據(jù)墩臺布置加密勘探點()。
膠結性差的地層、軟弱破碎帶或潛在滑動帶,應采用()巖芯管或()巖芯管配合SM 植物膠沖洗液鉆進,提高巖芯采取率。
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應以收集資料、()為主,輔以少量的勘探、取樣和()工作。必要時可采用無人機傾斜攝影結合工程地質測繪方法,查明擬建場地地形、地貌和地物分布現(xiàn)狀。
風化巖和殘積土勘探工作應測定巖石的()指標和飽和單軸抗壓強度,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和剪切波速測試,采用不少于兩種指標結合現(xiàn)場巖芯樣綜合判斷巖石的風化程度和破碎情況。
采取軟土試樣應采用(),每一軟土層采取軟土試樣數(shù)量應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