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促進淋巴細胞增殖
B.IFN-α和IFN-β以往稱為Ⅰ型干擾素
C.IFN-γ以往稱為Ⅱ型干擾素
D.它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E.它可激活T淋巴細胞和NK細胞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宮頸癌
B.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C.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
D.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
E.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A.鄉(xiāng)村人群
B.吸煙
C.飲酒
D.飲咖啡
E.飲茶
A.隊列研究一般不存在回憶偏倚,但可產生失訪偏倚
B.隊列研究可直接獲得人群的發(fā)病率資料
C.隊列研究一般可直接獲得比值比(OR),從而充分分析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
D.病例對照研究可同時研究多個因素與某疾病的聯(lián)系,多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
E.病例對照研究驗證因果關系的能力沒有隊列研究強
A.陰莖皮角
B.Paget病
C.角化性陰莖頭炎
D.干燥性陰莖頭炎
E.黏膜白斑
A.星形細胞瘤最常見的分子學變化是染色體1p和19q(LOH1p/19q)雜合性丟失
B.彌漫侵襲性低級別膠質瘤最常見的癥狀是顱內壓升高
C.放射治療的最佳劑量是45~50Gy
D.彌漫侵襲性低級別膠質瘤放射治療后加單藥環(huán)己亞硝脲可以提高患者總生存率
E.放射治療是高度惡性膠質細胞瘤標準的治療手段
最新試題
關于患者鎖骨上區(qū)放射治療,敘述正確的有(提示擬行胸壁和鎖骨上區(qū)放射治療。)()。
其術后出現(xiàn)同側腋窩復發(fā)的概率約為()。
術后可選擇的治療方法是(提示術后病理:膀胱高級別浸潤性尿路上皮癌(pT3bN1M0),切緣陰性。)()。
需要放射治療補量的部位和方式為(提示乳腺切線野和鎖骨上腋頂單前野放射治療DT50Gy/25次/5周。)()。
此時首選的檢查方法包括()。
患者的UICC分期(2010年)為()。
該患者術后放射治療的主要作用有()。
除上述放射治療的原因外,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放射治療的指征還包括()。
術后放射治療的部位應包括(提示術后行表阿毒素+紫杉醇化學治療2個周期,擬行放射治療。)()。
可選擇的治療包括(提示腹部MRI:胰頭腫瘤,約3.5cm×4.0cm,與十二指腸關系密切,包繞2/3腸系膜上靜脈,腹腔內未見腫大淋巴結,肝未見轉移瘤。穿刺細胞學:低分化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