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鼠傷寒沙門菌的野生型菌株
B.鼠傷寒沙門菌的色氨酸突變型菌株
C.鼠傷寒沙門菌的組氨酸突變型菌株
D.大腸桿菌的野生型菌株
E.大腸桿菌的色氨酸突變型菌株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急性毒作用特點
B.指標越先進、越靈敏越好
C.急性毒作用特點及化合物特殊基團的分析
D.著重分析對肝代謝酶的影響
E.選擇困難,廣泛篩選
A.高、中、低三個劑量組及陰性對照組
B.高、中、低三個劑量組及環(huán)磷酰胺染毒組
C.高、中、低三個劑量組
D.高、低劑量組
E.高、低劑量組及陰性對照組
A.確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劑量
B.確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許濃度
C.確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數
D.確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閾劑量
E.確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閾劑量及無有害作用劑量
A.探討亞慢性毒性的閾劑量
B.確定未觀察到毒效應的劑量水平
C.為慢性毒性試驗提供劑量設計依據
D.為慢性毒性試驗提供檢測指標依據
E.確定受試物的最低致死劑量
A.0.2~1.0ml/10g
B.1~5ml/10g
C.1~5ml
D.0.2~1.0ml
E.>5ml
最新試題
強發(fā)育毒性一般母體/發(fā)育毒性比值()。
要確定化學物對人類致癌性最有價值的是()。
試驗結束后,計算相關指標時不包括()。
現(xiàn)采用平板摻入法檢測該化學物質致突變性,應將待測物加在()。
在進行實驗時,為避免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需設立陽性對照組。FA98+S9的陽性對照物為()。
由何種結合反應形成N-羥基芳香胺()。
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致畸試驗得出該化學物無致畸作用,則其致畸指數范圍為()。
為進一步確認該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
如果該化學物動物實驗確定,但無人類致畸資料,則該化學物屬于EEC和OECD提出的哪類發(fā)育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