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確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劑量
B.確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許濃度
C.確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數(shù)
D.確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閾劑量
E.確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閾劑量及無有害作用劑量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探討亞慢性毒性的閾劑量
B.確定未觀察到毒效應的劑量水平
C.為慢性毒性試驗提供劑量設計依據(jù)
D.為慢性毒性試驗提供檢測指標依據(jù)
E.確定受試物的最低致死劑量
A.0.2~1.0ml/10g
B.1~5ml/10g
C.1~5ml
D.0.2~1.0ml
E.>5ml
A.經(jīng)皮膚染毒
B.動式吸入
C.吞咽膠囊
D.灌胃
E.喂飼
A.小鼠
B.大鼠
C.家兔
D.貓
E.狗
A.選擇對化合物毒性反應與人近似的動物
B.選擇與人類有類似疾病譜的動物
C.選擇易于飼養(yǎng)管理、試驗操作方便的動物
D.選擇易于獲得、晶系純化,且價格較低的動物
E.選擇兩種實驗動物,最好一種為嚙齒類,一種為非嚙齒類
最新試題
現(xiàn)采用平板摻入法檢測該化學物質(zhì)致突變性,應將待測物加在()。
用NOAEL或LOAEL除以安全系數(shù),其中不屬于安全系數(shù)確定應考慮的因素的是()。
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
先天缺乏NADH-細胞色素b5還原酶活力的患者,對亞硝酸鹽類物質(zhì)異常敏感,這種毒作用改變可以歸因為()。
要判定該化學物質(zhì)的TA100+S9結果為陽性,需兩次獨立重復實驗的回變菌落數(shù)均應等于或大于()。
試驗結束后,計算相關指標時不包括()。
如果致畸試驗得出該化學物無致畸作用,則其致畸指數(shù)范圍為()。
皮膚致敏是對一種化學毒物產(chǎn)生的免疫源性變態(tài)反應。皮膚致敏試驗的實驗動物常選擇()。
以上敘述所涉及的毒理學生物過程的最佳選擇是()。
決定某種外源化學物對機體損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