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確認社會各階級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D.集中體現(xiàn)階級力量對比關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通過憲法解釋的方法解決沖突與矛盾
B.通過憲法修改的方法解決沖突與矛盾
C.通過憲法廢除的方式解決沖突與矛盾
D.通過憲法停止的方式解決沖突與矛盾
A.它具有具體的法律表現(xiàn)形式
B.它主要依靠公眾輿論而不是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
C.我國1982年憲法并未明確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方式,但自1988年第一次使用修正案的方式修改憲法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均沿用修正案的方式對憲法予以修改。因此,憲法修正案的修改方式已成為目前我國的一項重要憲法慣例
D.在成文憲法國家,憲法慣例是憲法典的補充、修正和發(fā)展;在不成文憲法國家,憲法慣例是創(chuàng)設憲法制度的基本形式
A.人民主權原則在理論上所要解決的是國家權力即主權的歸屬問題
B.法治也稱"法的統(tǒng)治"或"法律的統(tǒng)治",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統(tǒng)治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事務法律化、制度化,并嚴格依法進行管理的一種治國理論、制度體系和運行狀態(tài)
C.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均不同形式地確認了分權原則,具體表現(xiàn)為實行"三權分立",主要包括典型的美國形式、以立法為重點的英國形式和以行政為重點的法國形式三種模式
D.蘇俄首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監(jiān)督原則
A.1954年憲法
B.1975年憲法
C.1978年憲法
D.1982年憲法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希臘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什么是憲政?
憲法性法律是指一國憲法的基本內容不是統(tǒng)一規(guī)定在一部法律文書之中,而是由多部法律文書表現(xiàn)出來的憲法。主要有下列哪些情形?()
蘇俄憲法產生的意義。
關于憲法與法律的共同屬性與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些選項?()
論述我國憲法的發(fā)展趨勢。
在不同的憲法條文中,"國家"一詞的內涵與表現(xiàn)形式是不同的。在我國憲法中,主要是在三種意義上使用該詞:一是在統(tǒng)一的政治實體意義上使用的"國家";二是在與社會相對的意義上使用的"國家";三是在與地方相對的意義上使用的"國家"。下列哪些選項是在第一種意義上使用"國家"一詞?()
我國1982年《憲法》自實施以來分別進行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以下關于憲法修正案說法正確的是哪一或哪些項?()
簡述各國憲法對基本人權原則是如何規(guī)定的。
立憲價值是左右憲法實施效果的基本因素之一。你認為憲法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當體現(xiàn)和保護下列選項中的哪些價值?()
憲法對政治關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