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可被NaF抑制
B.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增高
C.Ph染色體陽性
D.Ph染色體陰性
E.骨髓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M1型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患者男,50歲。面色逐漸蒼白,乏力伴牙齦出血半年。檢查:Hb60g/L,WBC3.3×109/L,PLT35×109/L,經骨穿細胞學檢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為進行FAB分型,最重要的檢查是()
A.網織紅細胞
B.骨髓鐵染色
C.染色體檢查
D.骨髓活檢
E.紅細胞沉降率
A.白消安
B.羥基脲
C.靛玉紅
D.a干擾素
E.紅霉素
A.二溴甘露醇
B.長春新堿
C.靛玉紅
D.放療
E.羥基脲
最新試題
該患者的首選治療是()
低體溫()低血鈣()循環(huán)超負荷()
首要治療措施是()
凝血酶時間(PT)延長見于()
患者女,40歲,因宮頸癌接受化療。近3天來常發(fā)生牙齦出血,血小板計數20×109/L。遂給予血小板輸注,輸注后20分鐘,患者突然寒戰(zhàn)、發(fā)熱、惡心,體溫39.5℃,尿色正常。該患者很可能發(fā)生輸血不良反應是()
青年,女性,農民。頭昏、心悸、顏面蒼白5年,并感吞咽困難。血紅蛋白45g/L,紅細胞2.0×1012/L,白細胞及血小板正常,血片見紅細胞大小不均,以小細胞為主,中心染色過淺。首選抗貧血制劑為()
下述檢查對確診DIC意義不大的是()
男,28歲,脾大2年,間有黃疸,近1周再次出現黃疸。肝在右肋緣下觸及,脾大左肋下5cm。血紅蛋白70g/L,網織紅細胞21%,球形紅細胞30%,白細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紅細胞脆性增高,Coombs試驗(-)。最有效的治療()
在ITP的免疫抑制治療中,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
臨床上最常見的輸血反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