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2012年5月,A公司與B公司訂立了一份80萬元的購貨合同。合同約定:2012年6月1日B公司發(fā)貨,2012年6月10日A公司交付貨款。B公司如期發(fā)貨,但A公司卻未按合同規(guī)定交付貨款。2012年6月20日B公司上門催討貨款,A公司借口貨物質量不合格,拒絕付款。此后,B公司因為董事會人員調整,公司內部一直處于混亂狀態(tài),沒有再提起A公司欠款之事。2014年5月10日,由于山洪暴發(fā)沖壞了B公司的辦公大樓和廠房,2014年8月20日B公司才恢復正常經營。2014年9月,B公司新任領導再次提起A公司欠款問題,準備提起訴訟。B公司新任領導認為雖已超過2年訴訟時效,但由于山洪暴發(fā)屬于不可抗力,應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止。經了解,B公司得知A公司的另一債權人C公司已經向人民法院提出A公司破產的申請。2014年10月1日人民法院依法受理A公司的破產案件。A公司主要的債權、債務情況如下:(1)2012年5月20日A公司以自己價值250萬元的辦公樓作抵押,向工商銀行貸款200萬元,期限3年;(2)2012年9月30日A公司又以該辦公樓作抵押,向建設銀行貸款150萬元,期限1年。因A公司不能清償到期貸款,建設銀行已于2014年2月1日向法院起訴,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3)C公司曾為A公司債務的保證人,在2013年4月10日曾代替A公司清償債務65萬元,但C公司在2013年4月20日曾欠A公司債務50萬元,C公司向管理人提出行使抵銷權,抵銷對A公司的50萬元的債務。(4)A公司曾在2013年12月時提前清償了D公司的100萬元債務,經查,A公司欠B公司的債務在2014年8月時到期,管理人認為該提前清償債務的行為應予以撤銷。(5)E公司因貿易活動欠A公司貨款120萬元已經到期,但A公司無正當理由一直未向E公司主張清償,致使該債權于2014年1月1日時超過f2年的訴訟時效,已知訴訟時效期間內未發(fā)生中止和中斷的情形。要求:根據以上事實,結合法律規(guī)定,回答以下問題。(1)B公司認為訴訟時效中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2)工商銀行是否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并說明理由。(3)C公司能否行使抵銷權?并說明理由。(4)建設銀行享有的A公司抵押財產的債權是多少?并說明理由。(5)管理人認為A公司提前清償D公司債務行為應撤銷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6)人民法院受理A公司破產案件后對E公司的債權是否喪失了勝訴權?并說明理由。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A公司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股東設立。股東會決定,公司不設立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由大股東甲擔任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任公司監(jiān)事,公司不設經理。A公司于2013年1月16日與B公司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A公司一次性從B公司購入商品,1000件,每件價格0.23萬元。B公司分別于2月10日和3月10日分兩次向A公司供貨。數量分別為800件和200件。每次貨到后3日內,以貨幣付清全部貨款。該合同由雙方法定代表人簽字并加蓋雙方單位的合同專用章。1月17日,雙方補簽一份擔保合同,合同約定A公司于1月30日前一次性向B公司預付定金40萬元。1月20日,A公司財務科開出轉賬支票,出納在開具轉賬支票時,其他絕對記載事項填列齊全,但支票的金額和收款人名稱兩項未填,A公司授權事后經由B公司補記,金額為40萬元。1月28日將該支票交付B公司。2月10日,B公司按合同約定向A公司發(fā)貨共800件,并為此支付運費10萬元。A公司收貨后提出以下異議:(1)公司法定代表人在簽訂該項合同時,超越了權限。股東會決議規(guī)定:公司每單超過100萬元的經營業(yè)務均應由股東會討論通過后方能實施,與B公司的合同,甲作為公司法定代表人事先未向股東會提請討論,故合同無效,責任應由甲個人承擔。(2)該合同預付的定金數額不符合《合同法》規(guī)定,故擔保無效。B公司應退回定金。(3)貨物公司可以收下,但公司拒絕付款。(4)發(fā)生的運費部分,事先在合同中未規(guī)定由哪一方承擔,故公司拒絕支付。以上糾紛,雙方多次協(xié)商無結果,B公司決定暫停按期向對方發(fā)第二批貨物,并就A公司提出的有關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根據以上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A公司不設立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是否合法?甲擔任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任公司監(jiān)事是否合法?公司不設經理是否合法?并分別說明理由。(2)B公司能否對預付定金的轉賬支票補記金額?并說明理由。(3)A公司與B公司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并說明理由。(4)定金數額是否有效?并說明理由。(5)定金合同從何時生效?并說明理由。(6)如雙方無法達成補充協(xié)議,運費應由準承擔?并說明理由。
2.問答題2013年8月,中國證監(jiān)會在對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進行例行檢查中,發(fā)現甲公司存在以下事實:(1)2013年1月,甲公司擬與乙公司進行400萬元的交易。經查,乙公司持有甲公司6%的股份,該交易未經獨立董事認可,即提交了甲公司董事會進行討論表決。(2)2013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解聘了原公司經理王某,并聘任張某為公司經理。甲公司于3月10日向中國證監(jiān)會和證券交易所提交了臨時報告,并予以公告,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隨即大跌。經查:甲公司副經理陳某于3月3日將其持有的甲公司股票拋售2萬股。此外,甲公司的獨立董事對公司經理變動事項未發(fā)表任何意見。(3)2013年4月1日,持有甲公司6%股份的乙公司向丙銀行貸款2000萬元,并以其所持有的甲公司6%的股份設定了質押。乙公司于4月2日告知甲公司董事會,但甲公司對該信息一直未進行任何披露。(4)2013年7月,甲公司擬向實際控制人鄭某非公開發(fā)行股票8000萬股。本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的發(fā)行價格擬訂為定價基準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甲公司股票均價的92%。經查:甲公司現任董事會秘書李某曾于2012年3月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要求:根據上述內容,分別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本題要點(1)所提示的內容.甲公司的做法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2)根據本題要點(2)所提示的內容,甲公司向中國證監(jiān)會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臨時報告的時間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甲公司副經理陳某于3月3日拋售甲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獨立董事對甲公司經理變動事項未發(fā)表任何意見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3)根據本題要點(3)所提示的內容,甲公司對該信息一直未進行任何披露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丙銀行的質權何時設立?(4)根據本題要點(4)所提示的內容,甲公司本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的發(fā)行價格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甲公司現任董事會秘書李某于2012年3月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是否構成本次非公開發(fā)行的實質性障礙?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