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確恢復頜間距離
B.正確恢復面下1/3距離
C.正確恢復面下1/3距離和髁突的生理后位
D.正確恢復面部的外形
E.糾正側(cè)向咬合和下頜前伸習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牙齦瘤
B.膿性肉芽腫
C.乳頭狀增生
D.粒細胞增生性肉芽腫
E.阿弗他潰瘍
全口義齒排牙后試戴前,在可調(diào)式架和模型上觀察,哪一項說法不正確()
A.邊緣伸展是否恰當
B.后牙排列在牙槽嵴頂連線
C.兩側(cè)對稱
D.上、下頜前牙與后牙均有緊密接觸
E.有前伸和側(cè)方
平衡
A.蓋過磨牙后墊
B.蓋過磨牙后墊的2/3
C.蓋過磨牙后墊的1/2~2/3
D.蓋過磨牙后墊的前1/3~1/2
E.暴露磨牙后墊
A.盡可能擴大印模面積
B.取功能性印模
C.使組織均勻受壓
D.使用藻酸鹽印模材料
E.保持托盤位置不動
患者訴右下后牙食物嵌塞,臨床:間食物嵌塞,
正位且無對頜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外溢道消失
B.對頜牙的牙尖過于高陡
C.兩牙邊緣嵴高度不一致
D.牙間乳頭退縮
E.齲壞
最新試題
牙體缺損修復時,如粘固劑過稀,會引起()
根折發(fā)生在根尖1/3時,在許多情況下只需()
牙震蕩有輕微叩痛和松動,必要時可采用()
牙體缺損修復時,如未排除早接觸,術(shù)后可出現(xiàn)()
牙體缺損修復時,如修復體不吻合或粘固劑質(zhì)量差,修復后可出現(xiàn)()
頸側(cè)1/3折斷,折斷線在齦下1~4mm時,可采用()
與精神因素關(guān)聯(lián)最大的是()
在新生兒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容易患的口腔念珠菌病類型主要是()
牙體缺損修復時,牙體制備如切磨過多,接近牙髓修復后可出現(xiàn)()
拔牙后,縫合創(chuàng)口的縫線一般多長時間可以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