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管理層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如適用)
B.管理層和治理層向注冊會計師絕對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舞弊
C.管理層設計、執(zhí)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
D.管理層和治理層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如果管理層、治理層不認可其對財務報表相關的責任,注冊會計師不能承接該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業(yè)務委托
B.如果管理層、治理層不認可其對財務報表相關的責任,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該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業(yè)務的前提不存在
C.存在管理層、治理層認可并理解其與財務報表相關的責任這一前提是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guī)定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基礎
D.管理層、治理層認可并理解其與財務報表相關的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前提
A.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
B.管理層承擔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與維護的責任
C.如果管理層不認可或不理解其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則注冊會計師只能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
D.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允許注冊會計師接觸與編制財務報表相關的所有信息
A.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包括了解內部控制
B.實施與審計準則一致的關于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審計的質量控制程序
C.評價注冊會計師遵守職業(yè)道德要求的情況
D.注冊會計師就審計業(yè)務約定條款與被審計單位達成一致意見
A.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就應當初步確定在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的重大賬戶及其相關認定
B.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注冊會計師可能有意地規(guī)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低于將用于評價審計結果的重要性水平
C.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導致財務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的原因,并應當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基礎上,為財務報表層次確定重要性水平,以發(fā)現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
D.為合理保證應收賬款賬戶的錯報或漏報不超過10000元所收集的審計證據比不超過20000元所收集的證據要少
A.2012年公司董事會成員作了較大的調整
B.2012年公司重組后經營業(yè)績顯著增長,營業(yè)收入比上年增長近一倍
C.2012年當地稅務部門出臺的有關稅收政策對公司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D.2012年財務狀況明顯好轉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在運用重要性概念時,下列各項中,注冊會計師認為應當考慮包括在內的有()。
關于重要性概念,以下說法中,恰當的有()。
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中與確定重要性和評估錯報相關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1)2012年度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以稅前利潤的5%計算。2013年,由于甲公司處于盈虧臨界點,A注冊會計師以過去了三年稅前利潤的平均值作為基準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2)由于2012年度審計中提出的多項審計調整建議金額均不重大,A注冊會計師確定2013年度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75%,與2012年度保持一致。(3)2013年,治理層提出希望知悉審計過程中發(fā)現的所有錯報,因此,A注冊會計師確定2013年度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為0。(4)甲公司2013年末非流動負債余額中包括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2500萬元,占非流動負債總額的50%,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錯報對利潤表,沒有影響,不屬于重大錯報,同意管理層不予調整。(5)A注冊會計師僅發(fā)現一筆影響利潤表的錯報,即管理費用少計60萬元,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錯報金額小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不屬于重大錯報,同意管理層不予調整。針對上述第(1)至(5)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下列情形中,選擇的基準恰當的有()。
如果注冊會計師確定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0%,則以下情形中不適合的是()。
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對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斷為l00萬元,而在評價審計結果時運用的重要性水平為200萬元,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注冊會計師確定重要性時需要選定基準和確定百分比。在確定百分比時,除了考慮被審計單位是否為上市公司或公眾利益實體外,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對百分比的選擇,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在計劃審計工作前,注冊會計師開展的初步業(yè)務活動應包括()。
下列因素中,注冊會計師在評價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可接受性時,需要考慮的有()。
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對金額低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的財務報表項目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下說法中,不恰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