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8歲,冠折1/2,咬合關系正常,患牙經(jīng)根管治療后,最好選用哪種樁冠修復()
A.成品樁樁冠
B.金屬核樁冠
C.鑄造舌背樁冠
D.纖維樁樁冠
E.1.2mm不銹鋼絲彎制樁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男,59歲,缺失,
近中舌側傾斜,牙槽嵴豐滿,上頜散在骨尖,頜間距離正常。修復前應做的工作是()
A.拔除
B.做牙槽骨加高術
C.唇頰溝加深術
D.上頜牙槽骨修整術去除異常骨尖
E.上頜結節(jié)修整術
患者,女,32歲,左下6作基牙單端固定橋修復左下7(無左下8),戴用2年余,近1年自覺出現(xiàn)基牙松動,冷熱疼痛不適,查:左下6松動Ⅰ度,固位體面穿孔,深齲洞,邊緣不密合,牙齦充血紅腫。其基牙松動的原因可能是()
A.固位體和基牙不密合
B.設計不當,基牙受力過大
C.固位體材料強度差
D.基牙牙周炎
E.基牙牙根過短
患者,男,30歲,在做常規(guī)口腔檢查時發(fā)現(xiàn)正中關系位和正中關系是同一位置,在做右側方運動時,左側牙齒均無接觸,右側上下頜的前磨牙和磨牙都有接觸,這種情況可描述為下列哪一種情形()
A.左側是組牙功能
B.右側是組牙功能
C.左側是尖牙保護,右側是組牙功能
D.兩側都是組牙功能
E.左右側都是尖牙保護
患者缺失,為使
具有Ⅰ型導線,在確定義齒就位道時,應將模型()
A.平放
B.向前傾斜
C.向后傾斜
D.向左傾斜
E.向右傾斜
患者,男,65歲,缺失。為減小義齒游離端水平向移動,以下不正確的是()
A.采用雙側聯(lián)合設計
B.缺牙區(qū)對側設計間接固位體
C.擴大基托面積
D.末端基牙設計RPI卡環(huán)組,減少基牙扭力
E.選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
最新試題
嵌體牙體預備時,不需要預備洞緣斜面的是()
全冠粘結時,應選用()
該患牙的最佳處理方法是()
一患者下頜為雙側游離缺失,基牙及牙槽嵴條件均不理想,為了減小支持組織的負擔,設計時以下哪個措施不宜采用()
可摘局部義齒戴入口內(nèi)后,調好的咬合標志是()
患者,男,30歲,主訴右下牙食物塞牙,要求修復,口內(nèi)檢查時發(fā)現(xiàn)右下第一磨牙大面積充填物,遠中食物嵌塞,為確定修復方案,首要檢查的主要內(nèi)容是()
基牙間的分散程度可以增強義齒的固位作用,因為()
可摘局部義齒中沒有傳導力作用的部件是()
患者牙冠折,牙冠缺損1/4,未露髓,金屬烤瓷冠修復。粘固2個月后出現(xiàn)自發(fā)痛,冷熱刺激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患者右下第一磨牙行鑄造全冠修復后不久即出現(xiàn)面穿孔。應采取的處理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