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ml/h,24小時總量大于1000ml
B.100ml/h,24小時總量大于1500ml
C.100ml/h,24小時總量大于2000ml
D.150ml/h,24小時總量大于2500ml
E.150ml/h,24小時總量大于3000ml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腎衰竭
B.血容量不足
C.腸內(nèi)營養(yǎng)液搭配不當
D.腸內(nèi)營養(yǎng)的并發(fā)癥
E.腸內(nèi)營養(yǎng)液滴速過慢
A.術后當天
B.術后第1天
C.術后3天
D.肛門排氣以后
E.肛門排便以后
A.胃腸減壓
B.腸外營養(yǎng)
C.補充液體
D.腸內(nèi)營養(yǎng)
E.引流消化液
A.5%葡萄糖溶液3000ml
B.生理鹽水溶液3000ml
C.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3000ml
D.平衡鹽溶液3000ml
E.10%葡萄糖溶液和生理鹽水各3000ml
A.輕度等滲性缺水
B.中度等滲性缺水
C.重度等滲性缺水
D.輕度低滲性缺水
E.中度低滲性缺水
最新試題
為鑒別傷口滲出液的性質(zhì),最簡單可靠的方法是()。
術后最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是()。
術前不必要的檢查是()。
經(jīng)留置導尿管及引流管5天后,傷口引流量約500ml/d,導尿管引流量約1500ml/d。此時,應采取的處置措施是()。
最有效、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是()。
經(jīng)檢查,臨床診斷為慢性排斥反應(Ⅰ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應采取()。
治療5天后出現(xiàn)腹痛、腹瀉,解黃色稀水樣便,每天10余次。首先應考慮并發(fā)了()。
將漏出的液體收集后注入遠端腸道,屬于()。
CsA最佳的服用劑量應為()。
為有效預防術后并發(fā)癥,術前準備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