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決定硬膜外阻滯范圍的最主要因素是麻醉藥的容量
B.決定阻滯深度和作用持續(xù)時間的是局麻藥的濃度
C.臨床上常將短效和長效局麻藥混合使用
D.給藥順序為試驗劑量→誘導劑量→追加劑量
E.追加劑量一般為誘導劑量的1/2~1/3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普魯卡因起效時間1~5min,一般常用5%普魯卡因
B.丁卡因重比重液的標準配方是1%丁卡因1ml+10%葡萄糖及3%麻黃堿各1ml
C.利多卡因的缺點是易彌散,導致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D.布比卡因是目前蛛網膜下腔阻滯最常用的藥物
E.布比卡因常用濃度為0.5%~0.75%,起效比普魯卡因快,可維持2~2.5h
A.脊髓慢性或退行性病變
B.全身性嚴重感染
C.休克病人
D.高血壓病人且舒張壓大于100mmHg
E.有嚴重腰背痛病史的病人
A.血壓下降程度與麻醉阻滯平面相關
B.老年病人不宜行感覺阻滯平面超過T的脊麻
C.血壓下降后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
D.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主要是可引起通氣量不足
E.回心血量和外周阻力下降可降低心肌氧耗
A.0.1%
B.0.2%~0.25%
C.0.25%~0.5%
D.0.25%~0.75%
E.0.1%~0.5%
A.無合作能力的小兒
B.精神病病人
C.神志不清病人
D.對局麻藥過敏病人
E.全身性感染病人
最新試題
心肌能量的主要來源是()
丁卡因作表面麻醉濃度應該是()
麻醉淺導致應激反應增強,通過哪一途徑可能使纖溶活性增強()
維生素K1缺乏時受影響的凝血因子是()
死亡的概念是指()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病病人需行手術時()
關于氧化亞氮在產科中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男性,5歲。氣管內麻醉下頸部腫塊切除術。氣管插管時聲門暴露良好,唯導管尖端進入聲門后受阻,轉動導管并用力將其插入氣管內。手術歷時2h30min。術畢患兒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吸痰后拔管。但不到1min患兒出現以吸氣困難為主的呼吸困難。最可能的并發(fā)癥為()
正常腦組織每分鐘腦血流量平均是()
男性,20歲,因高位小腸瘺1d入院,入院后頸內靜脈插管,滴入全胃腸外營養(yǎng)液,2周后突然出現寒戰(zhàn)、高熱,無咳嗽咳痰,腹部無壓痛及反跳痛。最有可能的診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