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3歲,寒戰(zhàn)、稽留高熱6天,伴意識障礙3天入院,有蠶豆病史,查體:昏睡狀態(tài),皮膚鞏膜黃染,脾大,血常規(guī):WBC11×109/L,HB60g/L,N82%。
追問病史,患者15天前從柬埔寨回國,有野外露營史、蚊叮咬史,為明確診斷,哪項檢查最簡單直接()
A.血涂片
B.骨髓培養(yǎng)
C.血培養(yǎng)
D.腰椎穿刺
E.肥達試驗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23歲,寒戰(zhàn)、稽留高熱6天,伴意識障礙3天入院,有蠶豆病史,查體:昏睡狀態(tài),皮膚鞏膜黃染,脾大,血常規(guī):WBC11×109/L,HB60g/L,N82%。
結合病史,上題最可能出現的陽性結果是()
A.血涂片發(fā)現卵形瘧原蟲
B.骨髓培養(yǎng)發(fā)現沙門菌
C.血培養(yǎng)發(fā)現G+細菌
D.血涂片見惡性瘧原蟲
E.血性腦脊液
男,23歲,寒戰(zhàn)、稽留高熱6天,伴意識障礙3天入院,有蠶豆病史,查體:昏睡狀態(tài),皮膚鞏膜黃染,脾大,血常規(guī):WBC11×109/L,HB60g/L,N82%。
如上述結果為陽性,該病的病原治療應選用()
A.喹諾酮
B.利巴韋林
C.氯喹+伯氨喹
D.青蒿琥酯
E.甲硝唑
男,23歲,寒戰(zhàn)、稽留高熱6天,伴意識障礙3天入院,有蠶豆病史,查體:昏睡狀態(tài),皮膚鞏膜黃染,脾大,血常規(guī):WBC11×109/L,HB60g/L,N82%。
可能性最小的診斷是()
A.瘧疾
B.傷寒
C.病毒性腦炎
D.阿米巴病
E.細菌性痢疾
男,35歲。于10月8日入院。5天前出現寒戰(zhàn)、高熱、大汗熱退,退熱后一般情況尚可,發(fā)作間隔無明顯規(guī)律,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數天后感腰痛,排醬油樣尿,并出現尿量減少,查體:鞏膜輕黃染,脾肋下2cm,血常規(guī):WBC8×109/L,HB53g/L,N68%。
本患者最可能的診斷為()
A.敗血癥
B.鉤端螺旋體病
C.病毒性肝炎
D.傷寒合并急性溶血
E.惡性瘧并發(fā)黑尿熱
男,35歲。于10月8日入院。5天前出現寒戰(zhàn)、高熱、大汗熱退,退熱后一般情況尚可,發(fā)作間隔無明顯規(guī)律,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數天后感腰痛,排醬油樣尿,并出現尿量減少,查體:鞏膜輕黃染,脾肋下2cm,血常規(guī):WBC8×109/L,HB53g/L,N68%。
服用伯氨喹的目的是()
A.殺滅休眠子,防止復發(fā)
B.殺滅裂殖體,控制臨床癥狀
C.殺滅人體內配子體,防止瘧疾傳播
D.殺滅速發(fā)型子孢子,病因預防
E.殺滅蚊體內配子體,防止瘧疾傳播
最新試題
本患者最可能的診斷為()
關于弓形蟲的感染,應該進行藥物治療的是()
應盡快實施的治療包括(提示弓形蟲抗體IgG(+);HIV抗體初篩試驗(+)。)()
下列哪項處理不恰當()
該病的病原體為()
應采用的治療藥物是()
此時,最合理的處置是(提示引流物涂片鏡檢發(fā)現阿米巴滋養(yǎng)體,糞檢發(fā)現阿米巴包囊,引流液培養(yǎng)發(fā)現大腸埃希菌生長。)()
最可能的診斷為()
目前瘧疾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結合病史,上題最可能出現的陽性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