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小板成分輸注
B.皮下注射G-CSF
C.皮下注射EPO
D.口服司坦唑醇
E.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白細胞分類
B.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
C.骨髓檢查
D.骨髓干細胞培養(yǎng)
E.骨髓活檢
患者,女,25歲,發(fā)熱伴下肢和腹部皮膚瘀斑5天,查體:T38.5℃,雙下肢和腹部皮膚有數(shù)處瘀斑,雙側頸部,腋窩和腹股溝可觸及淋巴結腫大,活動無壓痛,最大者為2cm×2.5cm,胸骨壓痛(+)。腹軟,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驗:Hb78g/L,WBC18×10<sup>9</sup>/L,分類可見原始細胞和幼稚細胞,PLT25×10<sup>9</sup>/L,網(wǎng)織紅細胞0.002。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
B.非霍奇金淋巴癌
C.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D.霍奇金淋巴癌
E.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A.ABVD方案化療
B.VDLP方案化療
C.給予大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
D.DA方案化療
E.CHOP方案化療
A.骨髓細胞學檢查
B.淋巴結活檢
C.骨髓活檢
D.腹部B超
E.ANA譜
男性,26歲。5天來鼻及牙齦出血,皮膚瘀斑。血紅蛋白55g/L,白細胞10.0×10<sup>9</sup>/L,血小板16×10<sup>9</sup>/L。骨髓增生活躍,幼稚細胞占80%,胞質(zhì)有大小不等顆粒及成堆棒狀小體,過氧化物酶染色強陽性。
診斷應考慮()。
A.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變
E.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最新試題
最能減少輸血的并發(fā)癥且無傳染疾病危險的是()。
低體溫()。低血鈣()。循環(huán)超負荷()。
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礎是()。
麻醉中的手術病人輸入幾十毫升血后即出現(xiàn)手術區(qū)滲血和低血壓,應考慮()。
傳播病毒危險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與輸入血液質(zhì)量有關的早期輸血反應為()。
患者確需臨床輸血的,應由經(jīng)治醫(yī)師逐項填寫的醫(yī)療文書是()。
給一病人輸血20ml,病人感覺頭痛、惡心、寒戰(zhàn)、呼吸困難、心前區(qū)壓迫感。應懷疑發(fā)生了()。
不屬于大量輸血的影響的是()。
給一病人輸血20ml,病人感覺頭痛、惡心、寒戰(zhàn)、呼吸困難、心前區(qū)壓迫感。不屬于保護腎功的預防措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