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只要控制運行,不管控制運行有效性的評價如何,注冊會計師都需要實施控制測試,并在控制測試中運用審計抽樣 B.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定義總體時,要考慮總體的同質性 C.如果測試目標是確定付款是否得到授權,且設定的控制要求付款之前授權人在付款單據上簽字,抽樣單元可以被定義為每一張付款單據 D.如果一張付款單據包含了對幾張發(fā)票的付款,且設定的控制要求每張發(fā)票分別得到授權,那么付款單據與發(fā)票對應的一行可以被定義為抽樣單元
A.在控制測試中,如果注冊會計師采用的是非統(tǒng)計抽樣,則評價的標準是“樣本偏差率與可容忍偏差率的關系” B.在控制測試中,如果注冊會計師采用的是統(tǒng)計抽樣,則評價的標準是“總體偏差率上限與可容忍偏差率的關系” C.在細節(jié)測試中,如果注冊會計師采用的是統(tǒng)計抽樣,則評價的標準是“總體錯報上限與可容忍錯報的關系” D.在細節(jié)測試中,如果注冊會計師采用的是非統(tǒng)計抽樣,則評價的標準是“調整后的總體錯報與可容忍錯報的關系”
A.對樣本實施審計程序通常與抽樣方法向關,也與具體審計目標有關,應當針對選取的每個項目實施適合于具體審計目標的審計程序 B.對抽取樣本實施審計程序的目的是為了發(fā)現并記錄樣本中存在的誤差 C.如果注冊會計師無法對選取的抽樣單元實施計劃的審計程序,則要考慮實施替代程序; 如果注冊會計師無法執(zhí)行替代審計程序,則應將該項目視為一項誤差 D.注冊會計師在測試銷售發(fā)票是否有復核人員簽字時,可能抽到空白的銷售發(fā)票。如果注冊會計師確信該空白發(fā)票是合理的且不構成誤差,可以適當選擇一個替代項目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