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設計、施工資料,包括防水設計等級、防排水系統(tǒng)及使用的防水材料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 B.工程所在位置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C.滲漏水發(fā)生時間 D.滲漏水的現(xiàn)狀、水源及影響范圍 E.滲漏水造成的損失情況
A.巖石地層或襯砌內(nèi)注漿前,應將鉆孔沖洗干凈 B.注漿順序應沿工程軸線由低到高,由下往上,從少水處到多水處進行 C.在多水地段注漿,應先兩頭,后中間 D.預注漿各孔段均應達到設計要求并應穩(wěn)定10min時,單孔注漿結束 E.預注漿各孔段注漿速度為開始進漿速度的1/3或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得90%時,單孔注漿結束
A.集水管應放置在過濾層的上部 B.盲管應采用塑料(無紡布)帶,水泥釘?shù)裙潭ㄔ诨鶎由?,固定點拱部間距宜為300~500mm,邊墻宜為1000~1200mm C.環(huán)向盲管宜整條鋪設,需要有接頭時,宜采用與盲管相配套的標準接頭及標準三通連接 D.無砂混凝土管連接時,可采用套接或插接,連接應牢固,不得扭曲變形和錯位 E.不同溝、槽、管應連接牢固,必要時可外加無紡布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