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質年代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及以前時可判為不液化
B、當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時分別大于10、13和16可判為不液化
C、當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時分別大于10、13和16可判為不液化
D、地質年代為第四紀全新世(Q4)及以前時可判為不液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中規(guī)定的方法
B、寬度修正系數(shù)取0.0深度修正系數(shù)取1.0
C、寬度修正系數(shù)取1.0深度修正系數(shù)取0.0
D、可以不進行修正
A、0.006
B、0.008
C、0.01
D、0.012
A、提高地基承載力
B、提高地基的抗?jié)B透穩(wěn)定性
C、提高地基的抗滑移穩(wěn)定性
D、提高復合層的壓縮模量,減小地基變形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設計勘察、詳細勘察
B.規(guī)劃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設計勘察、詳細勘察
C.初步設計勘察、詳細勘察、施工勘察
D.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和場地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由勘察單位決定
A.探槽
B.探坑
C.豎井
D.平洞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施工勘察,在土洞、塌陷地段可在已開挖的基槽內布置()或()。對重要工程或荷載較大的工程,可在基槽底采用小口徑鉆探進行檢測。
巖溶地基的處理措施一般可采用()、跨蓋、()和排導等方法。
當需查明地質構造、地質界面、地下不明地質體的分布形態(tài)、范圍和埋藏深度時,應根據(jù)()采用有效的工程物探方法。對()應加密勘探點并采用鉆探、槽探或井探進行驗證。
巖石試樣應填寫(),標明上下方向。對進行密度、含水量試驗的巖石試樣,采取后應擦干凈即刻();試樣標簽可采用二維碼等數(shù)字化設備自動打印和粘貼。
每個地貌單元應布置勘探點,在地貌單元交接部位和地層變化較大的地段,勘探點應(),在地形平緩地區(qū),可按()布置勘探點。
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應以收集資料、()為主,輔以少量的勘探、取樣和()工作。必要時可采用無人機傾斜攝影結合工程地質測繪方法,查明擬建場地地形、地貌和地物分布現(xiàn)狀。
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3m 以上,()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m以上,且滿足滑坡治理需要。
巨粒土、粗粒土料宜選用()、沖擊壓實法處理,其分層厚度、施工參數(shù)及夯實指標應根據(jù)現(xiàn)場強夯單點夯擊試驗或()確定。
建/構筑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勘察,當搜集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進行()和輔以少量的勘探、測試工作??碧近c間距宜為200m~400m,勘探深度應進入穩(wěn)定地層或()。
邊坡有地下水但未形成滲流時,作用于支護結構上的側壓力計算。砂土和粉土可按()原則計算;黏性土宜按()原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