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杰曼公司建立了退貨管理制度,對退貨條件、退貨手續(xù)、貨物出庫、貨款回收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
B、杰曼公司定期與供應商核對應付賬款、應付票據(jù)、預付賬款等往來款項
C、杰曼公司已到期的應付款項由主管會計(非授權的人員)辦理結算與支付
D、杰曼公司財會部門在辦理付款業(yè)務時,對采購發(fā)票、結算憑證、驗收證明等相關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規(guī)性進行了嚴格審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計算機自動對所有發(fā)出的訂購單事先編號,并與隨后的采購入庫通知單和供應商發(fā)票進行比對,比對不符的訂購單被單獨打印
B、長期未執(zhí)行的訂購單被記錄于未執(zhí)行訂購單的文件上,并采取跟進行動
C、訪問控制只允許經(jīng)授權的員工處理訂購單,菜單層面的控制授權限定至單個員工
D、處理之前,計算機自動與供應商主文檔中每一份訂購單比對
A、編制請購單的部門
B、驗收部門
C、應付憑單部門
D、供應商
A、請購單
B、訂購單
C、驗收單
D、付款單
A、請購商品和勞務、編制訂購單、驗收商品、儲存已驗收商品、編制付款憑單、確認與記錄負債、付款、記錄現(xiàn)金與銀行存款支出
B、編制訂購單、請購商品和勞務、驗收商品、儲存已驗收商品、編制付款憑單、確認與記錄負債、付款、記錄現(xiàn)金與銀行存款支出
C、編制訂購單、請購商品和勞務、編制付款憑單、儲存已驗收商品、驗收商品、確認與記錄負債、付款、記錄現(xiàn)金與銀行存款支出
D、請購商品和勞務、編制付款憑單、驗收商品、儲存已驗收商品、編制訂購單、確認與記錄負債、付款、記錄現(xiàn)金與銀行存款支出
A、訂購單
B、請購單
C、驗收單
D、付款憑單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在采購與付款交易中,被審計單位可能存在的主要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
下列有關應付賬款審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注冊會計師從驗收單追查至相應的供應商發(fā)票,同時再追查至應付賬款明細賬的審計程序,與應付賬款的()認定最相關。
下列審計證據(jù)中,與應付賬款完整性認定最相關的是()。
下列各項內部控制制度中,能夠防止或發(fā)現(xiàn)采購與付款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錯誤或舞弊的有()。
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費品的生產(chǎn)和銷售。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為加快新產(chǎn)品研發(fā)進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甲公司于2014年6月支付500萬元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的永久使用權,并將其確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chǎn)。最新行業(yè)分析報告顯示,甲公司競爭對手乙公司已于2014年初推出類似新產(chǎn)品,市場銷售良好。同時,乙公司宣布將于2015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換代產(chǎn)品。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已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對于外購無形資產(chǎn),通過核對購買合同等資料,檢查其入賬價值是否正確。要求:(1)針對資料一的事項(1),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指出資料一所述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于長期股權投資、無形資產(chǎn)和預計負債)的哪些認定相關。(2)針對資料三的實質性程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指出上述實質性程序與根據(jù)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相關,指出對應的是哪一項(或者哪幾項)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并簡要說明理由。
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5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中與負債審計相關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甲公司各部門使用的請購單未連續(xù)編號,請購單由部門經(jīng)理批準,超過一定金額還需總經(jīng)理批準,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項控制設計有效,實施了控制測試,結果滿意。(2)為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A注冊會計師檢查了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關憑證,并結合存貨監(jiān)盤程序,檢查了甲公司資產(chǎn)負債日前后的存貨入庫資料,結果滿意。(3)由于2015年人員工資和維修材料價格連續(xù)上漲,甲公司實際發(fā)生的產(chǎn)品質量保證支出與以前年度預計數(shù)相差較大,A注冊會計師要求管理層就該差異進行追溯調整。(4)甲公司有一筆賬齡三年以上,金額重大的其他應付款,因2015年度未發(fā)生變動,A注冊會計師未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5)甲公司年末與固定資產(chǎn)棄置義務相關的預計負債金額為200萬元,A注冊會計師作出了300萬元到360萬元之間的區(qū)間估計,與管理層溝通后同意其按100萬元的錯報進行調整。針對上述(1)至(5)項,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在驗證應付賬款余額是否存在漏報時,注冊會計師獲取的以下審計證據(jù)中,證明力最強的是()。
下列有關應付賬款審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為了證實采購交易被正確記入應付賬款和存貨等明細賬中,并正確匯總(計價和分攤),注冊會計師最常用的實質性程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