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歲嬰兒,行走時發(fā)現(xiàn)有搖擺式跛行.“4”字試驗陽性;套疊試驗陽性;單腿站立試驗陽性。
嬰兒期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典型體征是()
A.鴨步
B.搖擺式跛行
C.屈髖畸形
D.單腿站立試驗(+)
E.彈跳征(Ortolani)(+)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二歲嬰兒,行走時發(fā)現(xiàn)有搖擺式跛行.“4”字試驗陽性;套疊試驗陽性;單腿站立試驗陽性。
X線檢查,測量其髖臼角為多少時考慮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
A.20°
B.25°
C.30°
D.35°
E.40°
十三歲男性,右下肢打軟腿11年,時有跪倒,查體:右下肢肌肉萎縮,肌力下降,但感覺正常,智力及左下肢正常。
如果該患者脛骨前、后肌,長伸肌和趾長伸肌以及腓骨長、短肌肌力均為Ⅱ級,最合適的治療是()
A.三關節(jié)融合術
B.石膏固定術
C.長期穿用矯形鞋
D.截肢+假肢
E.全距關節(jié)融合術
十三歲男性,右下肢打軟腿11年,時有跪倒,查體:右下肢肌肉萎縮,肌力下降,但感覺正常,智力及左下肢正常。
如果膝關節(jié)被動伸屈功能好,這時最合適的治療是()
A.加強股四頭肌康復治療
B.使用護膝器
C.屈肌代股四頭肌
D.隨訪觀察
E.針灸+中西藥物治療
十三歲男性,右下肢打軟腿11年,時有跪倒,查體:右下肢肌肉萎縮,肌力下降,但感覺正常,智力及左下肢正常。
如患者膝關節(jié)屈曲約20°,不能被動伸直,屈肌力量為Ⅳ級,最合適的治療是()
A.觀察隨訪
B.屈肌移位代股四頭肌
C.屈肌松解術
D.股骨髁上截骨+屈肌代股四頭肌
E.股骨髁上截骨術
十三歲男性,右下肢打軟腿11年,時有跪倒,查體:右下肢肌肉萎縮,肌力下降,但感覺正常,智力及左下肢正常。
最可能的診斷是()
A.大腦癱后遺癥
B.脊髓炎后遺癥
C.小兒麻痹后遺癥
D.末梢神經(jīng)炎
E.椎管內(nèi)腫瘤
最新試題
當骨有迅速破壞時,______往往升高;成骨性骨腫瘤血清______升高;漿細胞骨髓瘤時尿______蛋白陽性。
骨巨細胞瘤好發(fā)于股骨上端和脛骨下端。
簡述良性骨腫瘤和惡性骨腫瘤的區(qū)別。
滑膜肉瘤為起源于______的惡性腫瘤,好發(fā)部位為___、__等大關節(jié),主要癥狀為______,有的______。
良性骨腫瘤多無疼痛,表現(xiàn)為質硬而無壓痛,可引起截癱。()
骨巨細胞瘤Ⅱ級為惡性。()
Ewing肉瘤是源于骨髓的______,好發(fā)年齡為______;好發(fā)部位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X線表現(xiàn)為骨干廣泛的浸潤性______骨破壞,骨膜反應呈______外觀。
惡性骨腫瘤生化檢查多為()
骨肉瘤以______歲發(fā)病者居多,大多數(shù)病人發(fā)生在______和脛骨近端。
14歲女性患者,2個月前輕微外傷后出現(xiàn)左小腿酸痛,進行性加重1周,疼痛夜間尤其明顯,伴發(fā)熱38.5℃。查體:左脛骨中段膨隆,壓痛(+),局部皮溫增高,X線片示脛骨中段骨質破壞,骨膜呈“蔥皮”樣改變。試述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