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白細胞減少癥是()|類白血病反應是()

A.進行性黃疸
B.有明顯的病因(即原發(fā)病)
C.該病常具有自限性
D.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
E.常有肺部感染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配伍題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骨髓纖維化()

A.外周血幼稚紅細胞、幼稚粒細胞增多
B.NAP積分明顯下降
C.骨髓中以巨系增生為主
D.血沉下降
E.淋巴結明顯腫大

3.配伍題骨髓瘤細胞又稱為()
凝–溶蛋白又稱為()
M蛋白又稱為()

A.異常漿細胞
B.副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骨髓轉移癌細胞
E.本-周蛋白

4.配伍題惡性淋巴瘤最常見臨床表現(xiàn)是()
惡性組織細胞病最常見臨床表現(xiàn)是()
多發(fā)性骨髓瘤常見臨床表現(xiàn)是()

A.頸部淋巴結腫大
B.骨痛
C.栓塞
D.高熱、黃疸、全身多個臟器進行性衰竭
E.血象中出現(xiàn)幼粒細胞、幼紅細胞

最新試題

流式細胞儀可以檢測()

題型:多項選擇題

漿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根據(jù)以上病例,該患兒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臨床上將戈謝病分哪幾型()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下列何種核型的AML對治療反應良好,緩解期較長()

題型:多項選擇題

患者,男,24歲,因面色蒼白月余,近1O天發(fā)現(xiàn)雙下肢瘀點而入院。體格檢查: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4/10kPa。輕度貧血貌,雙下肢皮膚見散在出血點,左頸和右腹股溝可觸及1.5cm×1.0cm淋巴結,質中,無壓痛,胸骨下端壓痛,腹軟,肝肋下僅及,脾肋下1.0cm。右側睪丸腫大,質軟,無明顯壓痛,陰囊透光試驗陰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實驗室檢查:Hb80g/L,PLT32×109/L,WBC80×109/L,原粒45%,早幼粒26%,胞質偶見Auer小體;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系增生為主,共占92%,其中原粒52%,早幼粒28%,可見Auer小體,POX48%陽性,積分97分,NAP陰性;幼紅細胞偶見,全片見巨核細胞2個,血小板罕見。試分析該病例。

題型:問答題

病例2:患者,女性,52歲,橡膠廠工人,因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伴下肢反復瘀點2年就診,體檢重度貧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紅細胞2.5×1012/L,血紅蛋白63g/L,白細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網(wǎng)織紅細胞O.5%,骨髓檢查見增生明顯活躍;粒、紅、巨三系均見增生;其中紅細胞系增生尤為明顯且以中、晚幼階段為主、病態(tài)改變可見;原始細胞見3%。幼紅細胞化學染色見PAS呈不同程度陽性;α-NAE呈弱陽性;鐵染色內(nèi)鐵陽性率為63%,其中環(huán)狀鐵陽性率為23%,外鐵可見(+++)。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B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形態(tài)學檢查時見到Auer小體可以排除()

題型:多項選擇題

AML-M7(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細胞中下列化學染色為陽性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