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補法
B、瀉法
C、平補平瀉法
D、刺絡法
E、拔罐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健脾化痰
B、培補脾胃
C、滋補肝腎
D、清替肝陽
E、疏通經(jīng)脈
A、中風閉證
B、中風脫證
C、口眼咼斜
D、中風先兆
E、半身不遂
A、對側運動區(qū)
B、對側感覺區(qū)
C、對側足運感區(qū)
D、對側舞蹈震顫控制區(qū)
E、平衡區(qū)
A、中經(jīng)絡
B、中臟腑
C、半身不遂
D、閉證
E、脫證
A、刺病側
B、刺患側
C、左右均刺
D、刺四肢
E、刺頭面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陳某,男,30歲,職員。平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嗜食厚味辛辣,導致脘腹脹痛,痛不可觸,噯腐吞酸,惡食,大便泄瀉,瀉后腹痛減輕,舌紅苔膩脈滑。
于某,男,3歲,家長代述?;純航?jīng)常因情緒欠佳,精神刺激等因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口唇發(fā)表,牙關緊閉,雙目上視,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發(fā)作時間約幾秒鐘至1分鐘,發(fā)作地后,患兒精神不振,乏力欲寐,飲食欠佳,舌淡體胖大苔白膩,指紋紫暗。
趙某,男,69歲,退休工人。自述前兩天面頰及眼瞼微腫,小便量小,今日出現(xiàn)全身皮膚光澤水腫、雙下肢腫脹,按之凹陷,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心電圖提示:房性早搏,心肌缺血,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
嘔吐為臨床常見的癥狀,可見于什么病因所導致的胃痛?如何治療?并說明其意義。
陳某,男,41歲,干部。因氣候突變大風降溫,患者感陣發(fā)性巔頂或滿頭部疼痛,痛如錐刺,痛無定處。以后每遇氣候驟變則頭痛,反復發(fā)作,舌暗紅脈浮緊。
郭某,男,49歲,農(nóng)民。三年前耕田時不慎扭傷腰部,導致腰疼,當時未予以治療,十余天后減弱。由于三伏天收割,工作勞累,腰痛舉發(fā),腰椎兩側觸之僵硬、壓痛,患者有牽制感受,不能轉(zhuǎn)身,雙側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任何病理反射。
余某,女46歲,干部。經(jīng)常感覺驚慌,心跳,失眠,多夢易醒,有時易驚喜恐,坐臥不安,面色蒼白,時感頭暈,測血壓17.29/11.97kPa,舌質(zhì)淡紅,脈細結代。
慢性泄瀉為臨床常見病,如晨起泄瀉日久則可引起脫肛的癥狀,請問此種病證為泄瀉的哪一型?與脫肛治療上有何區(qū)別?
陳某,女、16歲,學生。盛夏季節(jié),氣候炎熱,加之學習緊張,經(jīng)常失眠,近日出現(xiàn)咳嗽,咯痰色黃稠,咽喉腫痛,頭痛,發(fā)熱,體溫37.8℃,雙肺呼吸音粗糙,未聞及干、濕性羅間,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趙某,女,40歲,工人。素質(zhì)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腸炎,經(jīng)治療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頭暈目眩,眼前昏黑,重時昏眩欲仆,面色光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脈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