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6歲、骨關節(jié)痛半月伴全血減少,骨髓原始細胞占70%,POX陽性,紅系、巨核系受抑。
其治療方案應為()
A.長春新堿+潑尼松
B.長春新堿+阿糖胞苷
C.柔紅霉素+潑尼松
D.阿糖胞苷+潑尼松
E.阿糖胞苷+柔紅霉素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性,75歲、低熱、乏力3周、查體:貧血貌,肝、脾肋下未觸及。實驗室檢查Hb80g/L,WBC5.6×10/L,PLT34×10/L,血片中原始細胞占20%。
化療后10天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
A.感染
B.腎衰竭
C.骨髓壞死
D.心衰
E.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
男性,75歲、低熱、乏力3周、查體:貧血貌,肝、脾肋下未觸及。實驗室檢查Hb80g/L,WBC5.6×10/L,PLT34×10/L,血片中原始細胞占20%。
治療中不正確的是()
A.因患者年齡大,宜用小劑量化療
B.誘導緩解期主張用大劑量聯(lián)合化療
C.加強輸血
D.加強抗生素
E.定期復查骨髓和血常規(guī),定期化療
男性,75歲、低熱、乏力3周、查體:貧血貌,肝、脾肋下未觸及。實驗室檢查Hb80g/L,WBC5.6×10/L,PLT34×10/L,血片中原始細胞占20%。
考慮診斷為()
A.急性白血病
B.結締組織病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惡性淋巴瘤
E.惡性組織細胞病
男性,55歲。乏力、消瘦伴上腹脹滿半年余。查體:肝肋下2cm,脾平臍。Hb100g/L,WBC110×10/L,PLT198×10/L,白細胞分類:原粒5%,早幼粒3%,中幼粒10%,晚幼粒12%。
最合適的首選治療是()
A.馬利蘭
B.羥基脲
C.苯丁酸氮芥(瘤可寧)
D.阿糖胞苷
E.化療聯(lián)合干擾素
男性,55歲。乏力、消瘦伴上腹脹滿半年余。查體:肝肋下2cm,脾平臍。Hb100g/L,WBC110×10/L,PLT198×10/L,白細胞分類:原粒5%,早幼粒3%,中幼粒10%,晚幼粒12%。
此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骨髓纖維化
B.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C.類白血病反應
D.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最新試題
清除微小殘留病選擇()重癥再障首選()霍奇金?、?Ⅱ期選擇()淋巴瘤誘導緩解后可選擇()
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共同特點是()
粒細胞缺乏癥的診斷標準是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少于____________。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最常見的染色體是______,融合基因是_______。
急性白血病緩解的標準是什么?
符合毛細胞白血病的描述是()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酶活性____________。
類白血反應
Ⅰ期淋巴瘤()Ⅱ期淋巴瘤()Ⅳ期淋巴瘤()Ⅲ期淋巴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