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試題
《說苑·政理》中說:“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迸c這一說法相一致的思想家是()。
漢代的三公九卿設在宮外,這些官員覲見皇帝的朝儀十分煩瑣,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較緩慢,皇帝便將處理機要事務的責任轉(zhuǎn)移到內(nèi)廷,逐漸形成中朝。據(jù)此可知,設置中朝有利于()。
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推行糧食“準平”政策,即在市場糧價低迷時,由政府收購囤積;當市場上糧價奇高時,政府則將囤積的糧食平價拋出。這一做法()。
大禹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我們了解它的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
史學家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中提到:“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于明一節(jié)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眱烧邔Φ兰宜枷敫叨瓤隙ǖ闹饕罁?jù)是道家()。
《華陽國志》載:“灌溉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薄逗忧份d:“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币陨鲜芳涊d的兩大水利工程()。
商周時期,士是貴族的最低階層,有一定數(shù)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無憂。春秋戰(zhàn)國之際,士發(fā)生分化,或成為傳授知識的教師,或變?yōu)橹鞒謨x式的贊禮人,或發(fā)展為新興地主。士階層的分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學派主張“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逐級逐層統(tǒng)一思想是()。
發(fā)掘的婦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蠶、各類兵器等千余件隨葬器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漢書》載:“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頭,買田宅。”《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言陂澤養(yǎng)魚,一歲收得千石賣也……安矣千樹棗……渭川千畝竹。”這反映出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