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歲,突發(fā)高熱、咽痛、乏力、惡心嘔吐3小時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查體:體溫39.8℃,呼吸20次/分,扁桃體中毒紅腫,上覆乳白色假膜,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有壓痛。雙肺未聞及雜音。血象:白細胞15×109/L,中性0.85。
確診白喉后下列哪項措施有誤()
A.必須臥床休息三周以上
B.本病的特異治療手段是抗生素
C.須合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行病原治療
D.抗生素首選青霉素
E.抗毒素根據(jù)假膜范圍大小、中毒癥狀輕重及治療早晚而定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6歲,突發(fā)高熱、咽痛、乏力、惡心嘔吐3小時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查體:體溫39.8℃,呼吸20次/分,扁桃體中毒紅腫,上覆乳白色假膜,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有壓痛。雙肺未聞及雜音。血象:白細胞15×109/L,中性0.85。
為明確診斷白喉做細菌學檢查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于假膜與黏膜交界處取材
B.涂片染色后鏡檢,查出白喉桿菌即可確診
C.需要與非致病的類白喉桿菌鑒別:行細菌培養(yǎng)和毒力試驗
D.用熒光素標記白喉抗毒素染色,熒光顯微鏡檢出白喉桿菌即可診斷
E.用2%亞碲酸鉀液涂于患者假膜上,10~20分鐘后,觀察假膜顏色變化亦可作輔助診斷
男,6歲,突發(fā)高熱、咽痛、乏力、惡心嘔吐3小時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查體:體溫39.8℃,呼吸20次/分,扁桃體中毒紅腫,上覆乳白色假膜,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有壓痛。雙肺未聞及雜音。血象:白細胞15×109/L,中性0.85。
以下對患兒的診斷最可能的是()
A.咽白喉
B.上感
C.流感
D.急性扁桃體炎
E.鵝口瘡
A.腸毒素
B.紅疹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桿菌外毒素
E.破傷風外毒素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為明確診斷白喉做細菌學檢查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白喉桿菌侵入_____________,分泌______________,使局部和周圍組織壞死,形成______________。
白喉的傳染源為______________。
白喉桿菌侵襲力_____,但能產(chǎn)生強烈外毒素,是___________。
本例什么病的診斷可能性大?診斷依據(jù)是?
假膜似多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下延致________和_______,引起不同程度呼吸道阻塞。
能起預防作用的抗毒血清為()能起重要治療作用的血清為()
白喉傳染源的管理包括隔離患者,病愈后__________方可解除隔離,不得早于_______,接觸者__________,帶菌者可用_______或_________隔離治療_______,無效者可考慮________。
白喉抗毒素為________,用前應______________。過敏者需______________。
喉白喉時應用白喉抗毒素應_______,并應注意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