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零件形狀不規(guī)則;
B.零件具有高頑磁性;
C.零件承受高應力作用;
D.進一步評定連續(xù)法形成的顯示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形狀不規(guī)則;
B.有很高的剩磁和矯頑力;
C.零件材料強度高、硬度大;
D.驗證連續(xù)法的靈敏度
A.由于電源的允許通電時間短,采用一邊通電幾次、一邊施加磁懸液的方法,這不是正常的連續(xù)法操作
B.剩磁法適用于焊接缺陷的探傷;
C.剩磁法要用直流電,如用交流電,必須采用斷電相位控制器;
D.A和C
A、切斷磁化電流后施加磁懸液的方法叫作剩磁法
B、高矯頑力材料制成的零件可以用剩磁法探傷
C、熒光磁粉與非熒光磁粉相比,一般說前者的磁懸液濃度要低
D、以上都對
A、內(nèi)部缺陷處的漏磁通,比同樣大小的表面缺陷為大
B、缺陷的漏磁通通常同試件上的磁通密度成反比
C、表面缺陷的漏磁通密度,隨著離開表面距離的增加而急劇減弱
D、用有限線圈磁化長的試件,不需進行分段磁化
A.缺陷離試件表面越近,形成的漏磁通越小
B.在磁化狀態(tài)、缺陷類型和大小為一定時,其漏磁通密度受缺陷方向影響
C.交流磁化時,近表面缺陷的漏磁通比直流磁化時的漏磁通要小
D.在磁場強度、缺陷類型和大小為一定時,其漏磁通密度受磁化方向影響;
E.除A以外都對
最新試題
在工件內(nèi)部的剩磁,周向磁化要比縱向磁化大的多。
JB/T4730.4-2005標準規(guī)定:當辯認細小缺陷磁痕時應用2~10倍放大鏡進行觀察。
采用剩磁法時,磁懸液應在通電結(jié)束后再施加,一般通電時間為2~3s。
在不退磁的情況下,周向磁化產(chǎn)生的剩磁比縱向磁化產(chǎn)生的剩磁有更大的危害性。
JB/T4730.4-2005標準規(guī)定:檢測后加熱至600℃以上進行熱處理的工件,一般可不進行退磁。
磁場指示器是用于被檢工件表面磁場方向,有效檢測區(qū)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確的一種準確的校驗工具。
采用濕法時,應確認整個檢測面被磁懸液濕潤后,再施加磁懸液。
一般說來,進行了周向磁化工件的退磁,應先進行一次縱向磁化。
磁粉檢測—橡膠鑄型法是采用連續(xù)法檢測。
干磁粉可采用手動或電動噴粉器以及其他合適的工具來施加,施加時磁粉應厚些撒在工件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