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公元100年左右,東漢的大將軍竇憲擊走北匈奴,多年后,匈奴人出現(xiàn)在歐洲,造成東歐、中歐和北非的民族大遷移。這次大遷移發(fā)生在()

A. 公元200年后
B. 公元300年后
C. 公元400年左右
D. 公元500年左右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

A. 美國
B. 波多黎各
C. 中國云南
D. 中國貴州

3.單項選擇題()投筆從戎,出使西域。

A. 班固
B. 班彪
C. 班昭
D. 班超

5.單項選擇題“鐘速同步具有傳遞性的條件”比“同時具有傳遞性的條件”()

A. 更強
B. 更弱
C. 等價
D. 不可比

最新試題

我國的西漢時期相應(yīng)于羅馬的共和國時期;東漢時期則相應(yīng)于羅馬帝國時期。在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之間,有一次斯巴達克起義(奴隸大起義),在西漢和東漢之間有一次綠林、赤眉起義(農(nóng)民大起義)

題型:判斷題

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的武王克商之年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近代走向富強的國家,例如英國、法國、美國和中國,都經(jīng)歷過一場偉大的人民革命,在革命成果的基礎(chǔ)上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革。所以說“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

題型:判斷題

下面人物是歐洲文藝復(fù)興的代表。()

題型:多項選擇題

“治軍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边@句話是用來描述哪位政治家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第一次預(yù)報日全食是泰勒斯作出的,那是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

亞歷山大科學(xué)院()

題型:多項選擇題

公元前300年-前200年,東西方都完成了政治軍事上的大統(tǒng)一。()

題型:多項選擇題

公元前36年,討伐匈奴的漢軍曾消滅一支幫匈奴作戰(zhàn)的白人雇傭軍,把俘虜安置在中國西部居住。有人認為這些人是公元前50多年被安息軍圍殲的克拉蘇率領(lǐng)的羅馬軍隊的殘部,向東突圍來到中國。

題型:判斷題

晉楚的百年爭霸戰(zhàn)爭,雅典與斯巴達爭霸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都告訴后人一個重要的歷史經(jīng)驗。()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