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難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可燃材料 B、凡是性質(zhì)上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開儲存和運輸 C、對遇潮(水)易燃燒、爆炸物質(zhì),采取嚴密的放水防潮措施 D、用木材代替水泥建造房屋
A、控制可燃物,是破壞燃燒的基礎(chǔ) B、隔絕空氣(氧氣或氧化劑),是破壞燃燒的基礎(chǔ) C、根據(jù)不同情況,在生產(chǎn)、生活中要嚴格動火制度,控制和消除一切引火源 D、阻止火勢蔓延,是指在一旦發(fā)生火災后,使燃燒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nèi),不致使新的燃燒條件形成,造成火勢擴大。
A、輸氣管線與各類建筑物的最小安全防火距離不夠時,應采取如增加管壁厚度、采用無縫鋼管等加強措施。 B、輸氣管線與各類建筑物的最小安全防火距離不夠時,應采取加強措施,提高強度及安全性,并對部分焊口質(zhì)量進行探傷檢查。 C、輸氣站管線上的放空管,必須引出站外10m的開闊地帶,且周圍150m內(nèi)不能有建筑物。 D、輸氣站收球裝置的排污管,必須引出站外40m的開闊地帶,且周圍100m內(nèi)不能有建筑物。